要刻画好李鸿章这个有争议的人物
——在话剧《甲午祭》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汪守德(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原局长):
我非常同意欧阳逸冰的观点,即这部戏中对李鸿章的评价至关重要,而且是最中心的问题。之前,我在看剧本的时候就想过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某个阶段对李鸿章的评价发生了极大的争议:有人认为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卖国贼,有的人认为李鸿章作为一个政治家,在那样的时代里纵横捭阖很不容易,他只是做了他该做的事情。这样的一个人物,并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他有他的贡献,但面对他的罪责,李鸿章也是难辞其咎。因此,他是一个有争议性的人物。
我自己感觉,昨天看录像时的感觉比在剧场看的效果好,可能是因为特写镜头强化了某些局部,让人物的特色表现更清楚。总体来讲,这部戏基本完成了各个方面想完成的人物,表现的既厚重又悲壮,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可以思考的空间。
我想,《甲午祭》的构思、创意应该是在2014年前后,想通过这样一部作品来回顾120年间中华民族曲折的历史。《甲午祭》以一种主流价值观念的角度进行创作。清王朝的腐朽衰败导致气数已尽,它在面对后起强盛的日本时,根本无力招架、不堪一击。在表现细节方面,一定是非常饱满,才能令观众信服。
这些年我看了很多关于甲午战败因素的研讨,其中,关于是否因清政府豪掷千金修缮园子致国库亏空,最后战败的事情还存在着诸多争议。正如欧阳逸冰老师所言,甲午之战是必败之战,因为所有的因素都指明了大清必败。比如丁汝昌这人物,他是李鸿章的部下,从一些史料上看,丁汝昌本人对海战战术一无所知,只奉命听令于李鸿章。那么李鸿章本人又如何呢?我们对他的评价大都是拔高之后的,没有很客观、历史地对这个人物进行评价。
剧中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两个人的对话,透露出了一些现代感。但是,我认为观众对于观剧现代感的需求不必通过人物来表现,否则会生出一些疑问:在那样一个场合,这两个人物有可能进行那种对话吗?你可能会觉得我有些苛刻,但是我认为在那样的场合,李鸿章的话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他的话是讲给今天的人听的,而不是讲给伊藤博文。此外,张士珩被杀这个细节交代不够清楚,我不太明白这样一个情节是为了表现李鸿章的纪律严明,还是为了说明这个人的复杂性。或许,张士珩的死,也是只为了满足李鸿章一己私欲的一步棋,而这样的描写和刻画有助于人们加深对李鸿章这个人物的理解和认识。
(光明网记者刘冰雅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