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 倩
2018年10月16日,注定将成为许多乐迷终生难忘的一天。齐默尔曼来北京了!
1975年,第九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金奖被一个只有19岁的波兰少年收入囊中,他的名字,正是日后被世界古典乐坛仰望了40年的“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成名近半个世纪的齐默尔曼是当今最杰出的钢琴大师之一,艺术影响力遍及世界各地,由他灌录的唱片几乎包揽了所有重要的国际录音奖项,但遗憾的是,齐默尔曼的琴声还从未在北京的舞台响起——第二十一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终于圆了大家的梦想。10月16日,齐默尔曼在保利剧院登台,以一曲伯恩斯坦的《第二交响曲“焦虑的年代”》向老友的百年诞辰致敬。
齐默尔曼与伯恩斯坦是相差近40岁的忘年交。上世纪八十年代,伯恩斯坦大力提携齐默尔曼,邀请他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录制了勃拉姆斯、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直到现在,两人合作的唱片依然是乐迷珍藏的经典。齐默尔曼选择把《焦虑的年代》作为致敬老友的曲目,除了因为它是伯恩斯坦所作,还因为两人定下过一个关于这首乐曲的“百岁之约”,“我们曾经在纽约连演了7场《焦虑的年代》,那个时候伯恩斯坦问我,你能在我一百岁的时候还弹这首曲子吗?我答应了。”在演出开始前的简短媒体会上,齐默尔曼与大家分享了《焦虑的年代》背后的小故事,“这是我对伯恩斯坦的承诺。”
演奏《焦虑的年代》时,齐默尔曼非常投入。情绪激烈时,每当松开钢琴踏板,齐默尔曼都仿佛从琴凳上“弹”了起来;没有钢琴的段落里,他抱着手臂面朝乐团的方向,跟随音乐轻轻晃动着身体。一曲终了时,观众们还未“醒”来,直到几秒钟后,一声“bravo”在角落里响起,全场才随着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齐默尔曼多次谢幕,才在依然热情不减的喝彩中走下舞台。
齐默尔曼的“个性”一点儿不输给他高超的琴技。离正式演出还有好几天,大师人还没到,“要求”就先来了,北京国际音乐节在微信公众号上向这场音乐会的观众提出了“静心观演,请关机两小时”的倡议,并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其他演出中都能继续响应。
北京国际音乐节的“担忧”并不是突发奇想。近年来,齐默尔曼登台次数很少,对演出环境的“苛刻”要求却不减分毫。曾有一次,在国外演出时,齐默尔曼看到包厢里有观众一直用手机拍摄音乐会,直接中断演奏离席而去。2014年,齐默尔曼首次来到上海,就在演出合约明确中提出“不希望有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擅自摄影及录音录像”,为此,主办方专门准备了1500个手机袋,引导观众“寄存”手机:很多人不禁想问,手机到底对齐默尔曼做了什么,能让大师对它如此深恶痛绝?
齐默尔曼曾提过,他有好几张唱片“搁浅”,都是因为观众盗摄并把视频传到网上,“唱片公司会告诉你,对不起,你的演奏早就出现在网上了!”损害艺术家的权益还不是手机带来的全部困扰。相信许多古典乐迷都有这样的体验:台上的演奏家全情投入,前面的坐席里突然伸出一部手机,开始拍照或者录制微信小视频,显示屏和闪光灯的亮光在昏暗的剧场里格外刺眼;全场静默地为乐曲营造氛围时,“砰”的一声,不知谁的手机掉到了地板上;乐章之间,总能听到一两声短信提示音……就在今年指挥大师捷杰耶夫的一场音乐会上,所有听众都陶醉在《图画展览会》丰富多彩的旋律中,正对着捷杰耶夫的观众席里却来电铃音大作。小小一部手机,几乎成了剧场里让人提心吊胆的“炸弹”。
古典音乐在全世界发展到今天,“关机两小时”仍然要作为额外的提醒出现,只能证明无论是剧场礼仪还是版权意识,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场音乐会的成功不仅仅需要靠艺术家们的努力,更需要与台下观众建立起一种默契与磁场。古典音乐庄重的仪式感不是“装”出来的,它建立在艺术家与观众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正像北京国际音乐节在倡议中提到的,世界不会因你暂时放下手机而改变,“地球照样旋转,月光照样皎洁,群星照样闪耀。但不一样的是,你会感受到一场更加纯粹、更加心无旁骛的古典音乐盛宴。” (高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