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文

一“芭”独秀与众“乐”传美

2018-10-25 17:33 来源:解放日报 
2018-10-25 17:33:41来源:解放日报作者:责任编辑:李姝昱
  作者:任海杰

  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如期开幕了。艺术节有别于常规的音乐节,节目更为丰富多样,同一天往往有多场不同形式演出推出,令人目不暇接,分身乏术,当然也更便于大众挑选自己中意的演出。艺术节的头三天,我连赏三场,“品种”各异,皆有其趣,充分表现了艺术节的国际性和多元性。

  艺术节开幕日,上海大剧院打开纽约城市芭蕾舞团“巴兰钦之夜”的瑰丽画卷。纽约城市芭蕾舞团是位列美国三甲的舞蹈名团,巴兰钦又是美国现代芭蕾舞的开创者,如此组合,吸引眼球。说来有意思,上世纪早期,世界级的芭蕾舞名家大多是俄罗斯人,巴兰钦也不例外,但他真正成名是在美国,尤其是在他一手创立纽约城市芭蕾舞团之后。这次在大剧院上演的“巴兰钦之夜”,三部作品都是他的代表作。《小夜曲》与《小提琴协奏曲》分别根据柴可夫斯基和斯特拉文斯基的同名音乐编舞,独幕《天鹅湖》根据柴可夫斯基《天鹅湖》改编——舞蹈音乐都来自于俄罗斯作曲家,可见巴兰钦的俄罗斯情结之深。当然,编舞技艺显然都现代化、美国化了——淡化情节,注重抽象、随意、自然,尤其表现在斯特拉文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中,不仅有爵士乐韵味,甚至还加入了类似杂技、体操等舞蹈动作。更有趣的是,演员体型各异,不追求身材、容貌的统一性(在多数白人演员中夹有几位非洲裔演员),有几位男女主演的体型明显比古典芭蕾演员更为粗壮,但在舞台上跳得怡然自得,妙趣横生,颇有些像“大叔大妈自由舞”,令人莞尔。“纽芭”别具一格的演出似乎告诉人们,芭蕾舞并不仅仅属于标准身材的俊男俏女,只要喜欢并跳出自己的美感和乐趣,你不断能够创造芭蕾的新境界,正所谓“定义美,而不是被美定义,那才有意义”。顺便说一句,担任现场伴奏的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表现出色,即便是当纯交响音乐会听,也不虚此行。

  本届艺术节有一个“节中节”——由音乐总监里卡尔多·夏伊率领的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入驻上海,除了在共青森林公园有一场露天音乐会外,其他四场音乐会都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行。这四场音乐会基本由两套曲目组成。我先在20日听了第二场演出,曲目是拉威尔的《高贵而感伤的圆舞曲》《圆舞曲》,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完整版)。整场音乐会都是舞曲,其特殊性可见一斑。琉森的举世闻名部分是缘于指挥大师阿巴多,当年他以强大的感召力缔造了一个乐团神话。阿巴多去世后,由他的同胞夏伊接任,但乐团成员的组合已今非昔比。我在现场看到,除了中提琴首席和副首席等几位是阿巴多时代的成员外,大部分主要乐手的面孔都显得陌生。现在的琉森与以前相比已经不是明星云集,而是相当平民化了,当然,乐手的个人水平还是一流的,夏伊的指挥也是激情洋溢,色彩斑斓,但感觉其中还是缺乏一些舞曲应有的韵味和弹性,有些硬邦邦。是时差关系还是状态原因?从乐团不远万里从欧洲赶到上海,五天连演五场来看,确实也够累的。

  21日有多场我中意的艺术节演出,但无法兼顾,只能忍痛割爱大部分,而选择了意大利热那亚卡洛·费利切歌剧院带来的普契尼歌剧《托斯卡》。卡洛·费利切是意大利久负盛名的老牌歌剧院,1986年曾随帕瓦罗蒂首次访华,引起轰动,至今成为美谈,因此我对其心仪已久。尽管近些年来意大利的经济有些不景气,累及该国国宝歌剧,但其深厚底蕴仍在。果然,幕布拉开,写实的舞台布景呈现出一种古派气息,三位主演各具特色,女高音拉法艾拉·安吉丽缇2009年曾来北京参与张艺谋导演的《图兰朵》演出,她外表靓丽,饰演剧中角色托斯卡真可谓形神兼备。她音域宽广,中低音出色,高音极具爆发力,托斯卡自杀前的一声高呼,简直石破天惊。剧中名曲《为艺术为爱情》,她唱得深情委婉,柔情万种,感人肺腑。尤其在尾声,她的声音与形体表演完美结合,达到了艺术极致。凡熟悉意大利声乐艺术的都会知道男高音皮耶罗·朱利亚奇,这是位硕果仅存的极富意大利老派唱法韵味的男高音,这次他饰演剧中男主角、画家卡瓦拉多西,声音通透,运腔自然,传统美声功力极为深厚。朱利亚奇前两幕发挥出色,在《奇妙的和谐》等唱段中发挥得甚为精彩,但毕竟年事已高,到第三幕已有些力不从心。现场欣赏朱利亚奇,有一种触碰意大利传统美声“活化石”的感觉。男中音比利亚罗伯斯饰演警察局长斯卡皮亚,声音结实,表演老到。欣赏过不少版本的《托斯卡》,这次在大宁剧院呈现的是真正原汁原味的一种。(任海杰)
[责任编辑:李姝昱]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