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童薇菁
每年春天,故宫文华殿前的海棠花缀满枝头,开得热烈。
“九一八”事变后,为防止文物在战火中损毁,故宫博物院动议将所藏文物精华迁移出北平,开启了长达16年守护国宝的长征路……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被今天的故宫人搬上了舞台,剧中人念念不忘的,就是这文华殿前的一树树海棠。
海棠花,见证了600年故宫的风雨岁月,是一代代故宫人精神的归寄。作为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邀请剧目,由故宫博物院出品的话剧《海棠依旧》于10日至12日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与上海观众首度见面。以文物背后的守护者为讲述对象,用话剧的形式演绎“故宫故事”,在故宫博物院历史上实属首次。更为难得的是,作品系故宫青年工作者自编自演,全情投入创作,是一次对故宫精神的深情告白。
“只要文物不绝,我们的文明便不会断绝。”保护着一万余箱文物,他们走过大半个中国
“当日抢运文物出京工作,其仓皇急遽,如救焚拯溺,呼吸之际,间不容发。”“九一八”“一·二八”与“七七”事变相继爆发,国难当头。时为押运文物负责人之一的欧阳道达后来在《故宫文物避寇记》中如是描绘当时情急,为避日寇之患,19000余箱文物要分五批迁运出京。
话剧《海棠依旧》便以1933年至1948年间故宫博物院文物的南迁、西迁、迁台历程为主线进行讲述。在这条困难重重的险途上,一群护宝者向死而生,用生命守护着国宝和文化的安危。在当时的运输和存放条件下,他们带着一箱箱珍贵的文物,需要躲避的“敌人”不仅有日军、土匪和子弹炮火,还有雨水、潮湿、白蚁、鼠患以及翻车、落水等各种始料未及的危急状况。
“但一万多箱文物中,除了个别几件外,竟都完好无损。”跟随父亲、原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庄尚严看护文物的庄灵曾表示,“说故宫文物南迁是世界文物保护史上的奇迹,绝不为过。”
正因为这段历史意义非凡却鲜为人知,该剧编剧、现故宫博物院展览部副主任王戈才动了写戏的念头。他陆续阅读了所有能找到的南迁史资料,直到2009年动笔写戏,“七年来在不断排演,剧本也一直在修订。”
作为一部取材于真实历史的作品,《海棠依旧》描写了在烽火连天、飘摇动荡的历史年代下,故宫人顾紫宸一家典守文物的悲欢离合。剧中,大国与小家,使命与团圆的主题贯穿始终,老一代故宫人的抉择、牺牲与坚守,隔着半个世纪的沧桑光阴,重重叩击着观众的心灵。
王戈表示,无论是护宝南下、颠沛奔波的故宫职员顾紫宸,还是值守北平、甘苦与共的故宫理事龚培衡,都有原型参考,“在他们身上融合了许多故宫人的故事,浓缩了那一代故宫人的群像。”
“当时民族危亡之际,故宫人只抱着一个想法:只要文化不绝,中华民族的文脉和精神便不会断绝,所以誓死也要护得文物周全。”写戏过程中,王戈也曾数度落泪,“那种扑面而来的真实感,就像看到一位位老师、老友出现在面前,“这就是故宫人的使命,让人真实地为故宫骄傲。”
故宫人演故宫事,一代代故宫人对保护人类文化遗产许下坚定诺言
《海棠依旧》开启了年轻一代对故宫精神更深的认知。话剧《海棠依旧》出品人、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七年来,这部戏让人们看到了故宫青年人的成长、坚定与自信,以及故宫人精神的传承。”
2014年,故宫博物院内关注院史研究、热爱舞台表演的青年人,在文华殿前海棠树下,宣布成立故宫博物院青年戏剧社团——“海棠社”,对《海棠依旧》2012年首演版重新调整、设计和完善。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故宫人演故宫事的作品,除了导演是来自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毛尔南,其余演职人员均来自故宫展览、文物修复、古建修缮等各个部门。2015年,该剧作为故宫博物院90周年院庆剧目,在宝蕴楼进行了实景演出,随后前往南京、厦门、北京多地巡演,所到之处,均掀起如潮的掌声和赞誉。
王戈说,“故宫人本身做的就是延续文脉的工作,而话剧的主题亦是关于故宫人保护文化的使命和责任,这是一次精神的回望。”
在剧中出演顾紫宸妻子的女一号李贞子,就职故宫信息资料部,负责文物的资料采集工作,在岗七年间,她一共录入图像资料七万多张,“1944年,留守北平的故宫人清理文物共计1189058件,像一个天文数字,那会儿和现在的时代、手段、技术都不一样,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李清照《如梦令》云:“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文物南迁是一段沉重悲壮的历史,但王戈仍希望用一个温暖隽永的意象来表达它。海棠花每年都会盛开,在沧桑世事中,有种不变的从容与笃定,“海棠依旧”四字,表达的就是这份恒久守护的精神。经过漫长寒冬等待在春天绽放的海棠,象征着对于团圆的期待,以及一代又一代故宫人对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坚定诺言。(童薇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