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晓珊
全国戏曲普查工作于2017年6月30日结束,在这之后,工作的重心就落实到普查成果的展示和应用,全国348个剧种的集中展演就是一个重要举措。
百戏(昆山)盛典是全国戏曲普查数据的体现、说明和补充。戏曲普查工作最主要的目标之一是“现状调查”,我们花了大力气在各剧种演出团体的数量以及每个团体目前可上演剧目数量、演出场次、人才情况,乃至演出团体的经费与收入等方面进行调查与统计,但是数据总是抽象的,对数据的解读也是多义的,具体的舞台呈现有助于较为准确地判断一个演出团体目前的艺术生产能力及其所属剧种的真实生存现状。当一个只有1个剧团的剧种和另一个有10个剧团的剧种摆在一起,如果不考察其艺术生产能力,前者通常被认为弱于后者。例如福建的梨园戏,仅有一个演出团体,但它在丰富且优质的剧目生产、剧种特色的保存、剧种的影响等方面,可能会远胜于另一个剧团虽较多但甘于平庸的复制,始终拿不出好戏、保不住传统的剧种。因此,百戏盛典推进了戏曲保护从抽象统计数据到真实剧种现状的过程,对审视中国戏曲发展现状、厘定其格局与生态、概括其特征和趋势是有益且有效的。
从剧种保护的角度来说,百戏盛典将不同形态、不同发展状况的剧种无差别、不分类地集中展演,无疑使得更多人关注并重视中国戏曲剧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有利于认识不同剧种的质性,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保护。其一,在全国的剧种图表中,流播区域广、发展繁荣的剧种以及偏处一隅、生存困难的剧种,往往会是各类剧种扶持政策首要的考虑对象,而百戏盛典让许多上下都够不着、处于中间位置的剧种,也有了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并得以进入文化主管部门决策者、研究者的视野。其二,历史悠久、艺术遗产丰厚、文化历史价值意义深远的剧种历来受到的关注多,而年轻的、家底薄的剧种总因分量轻而被忽视,这次展演让青阳腔等高腔剧种和漫瀚剧等新创建的剧种一起标注各自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坐标点,它们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戏曲文化样貌,不论古老还是年轻都有自己的独立品格和独立意义,消亡了哪一个,都损伤中国戏曲的多样性。其三,不同的剧种有不同的舞台,全国有70个剧种仅有民间班社,也就是说不仅没有国办演出团体,连有演出许可证的民营团都没有。这些剧种演戏的舞台多在乡间,可能自存在以来就从没有到“大雅之堂”演出过。对于这些剧种,它们这次展演带给我们的是在惯常的审美、鉴赏之外的另一个向度的思考,比如重建戏曲生态环境、维持地方传统文化的支撑力等问题。
戏曲普查和百戏展演对剧种意识的觉醒起推动作用。各参演剧团增强了剧种自信、自省意识。由南北曲的昆、高和乱弹诸腔等形成的大戏剧种自不待言,还有由民间歌舞、说唱衍变形成的花鼓、采茶、花灯、秧歌、道情、落子等小戏剧种,也有很强的剧种意识。这些小戏剧种占全国剧种的一半以上,演出以农村地区居多。它们通过政府或民间的组织,建立了一种类似剧种联盟一样的方式,将多个省份的同一类型的不同剧种的演出团体集结、聚合起来,使得这些较为分散的、多且杂的、发展程度参差不齐的剧种剧团在一个共同展示、互相比照的情况下演出、研讨,有利于总结这一剧种体系的整体特征,也有利于理清同一类型不同剧种之间的区别。比如采茶戏,在中国南方五个省区,有16个采茶戏剧种,近240个剧团,上个月举办的“茶香中国”首届全国采茶戏汇演,可以说是采茶戏剧种自觉和剧种意识的表现。另一方面,更多剧种坚持剧种个性、保存剧种特色,比如四川灯戏中的各个分支,个性意识都十分强烈,这对保存剧种艺术的丰富性都是有益的。当然,各剧种自觉程度是不一样的,只有剧种没有特色的也不少,有的剧种经历了困境和复苏的过程,但剧种艺术流失比较多,在保护和恢复工作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加2018年百戏盛典的还有14个少数民族剧种。在中国戏曲剧种大家庭中,共有39个少数民族剧种,涉及到18个少数民族,表现出中国戏曲多民族剧种天然的文化多样性。在少数民族剧种保护和发展工作中,在剧种艺术的审美与鉴赏之外,还关联着如何确立各民族剧种互为主体性以及中国戏曲整体的多民族剧种的美美与共的一些关键问题。(王晓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