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文

话剧《郁达夫·天真之笔》观后

2018-11-21 13:49 来源:江西日报 
2018-11-21 13:49:33来源:江西日报作者:责任编辑:李姝昱

  名士风骨 烈士气度

——话剧《郁达夫·天真之笔》观后

  作者:张小圈

  话剧芬芳,涵养一座城。9月底至11月下旬,红谷滩新区2018第四届全国优秀话剧展演季持续开演。本次展演季历时长、剧目多,共有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开心麻花、孟京辉工作室、邓超团队、江西省话剧团等八支优秀团队上演精彩剧作。我们将撷其精品,介绍给读者朋友——

  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新作话剧《郁达夫·天真之笔》是本届红谷滩新区“全国优秀话剧展演季”的开幕大剧。继上届展演季演出话剧《再见徽因》后,浙话再次推出以民国时期杭州名人为题材的浙派话剧作品,自然受到了普遍的关注。

  在现代中国文化史上,郁达夫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传奇。他既留下了大量极富才华与个性的文学作品为人们所传诵,又因特殊复杂的人生经历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扼腕叹息。在自传中,他如此形容自己:“光绪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三的夜半,一出结构并不很好而尚未完成的悲剧出生了。”“悲剧”是他对自己当时尚未完成的人生的预计,也是他为自己的际遇定下的基调。他清高的品性和自卑的心理,放纵的情绪与孤独的脾性,不羁的精神与敏感的神经,高尚的作为与卑微的欲念,狂躁的冲动与颓废的感伤,都使得他成为现代文坛上最具性情的作家。而他从一个自伤自悼、嗟叹命运的小资产阶级文人最终成为一名具有家国大义的抗日志士,更加令人肃然起敬。

  如何在短暂的演出时间和局限的演出场地中反映这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导演抓住了“天真”这个题眼,将郁达夫的政治选择、文学追求以及情感经历几条线很好地交织起来,组成了舞台上充满戏剧张力的一代文豪、革命烈士形象。“天真”,是由心出发、率性而为,也是不掩饰、不矫饰,磊落坦荡。何况他手中还握着一支笔,可以去开拓中国文学的疆土,更可以征服人们的心灵。“是真名士自风流”,郁达夫的传奇,表现了一个最独特、最率真的人格。同时,他的人生经历也折射出中国一段大时代的起伏跌宕。

  演出当晚,整个舞台别出心裁的布置首先让人眼前一亮,一条具有古典园林风格的小路横跨整个舞台,路的一头直伸出舞台边缘,甚至搭建出一个小小的平台;路的另一头隐约到达舞台深处,空间感极好。演出中,这方小平台时而是送别的海边,时而是重逢的门口,由于和观众距离颇近,前排观众能够清晰地看到演员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更能面对面听到演员如泣如诉的朗诵,代入感非常强烈。几幅宽大粗疏的竹帘悬挂在舞台的后端,不时根据剧情推进将郁达夫的相关文学作品投影其上,既让观众对剧中人物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是一次风雅的文学作品普及,可谓一举多得。

  舞台上的郁达夫,有着我们熟悉的江南才子的外表,瘦小的身材,文弱的样貌,却敢于在日本教授贬低中国时果断站出来与之辩论,迫使对方鞠躬道歉;也有着将自己的围巾和微薄的存款坚持赠予初次见面的沈从文的古道热肠。对待结发妻子,他有歉疚,却不妨碍他再与“杭州第一美人”生出长达十多年的情感纠葛。一部《沉沦》横空出世,轰动文坛,但也不免被冠以“色情文学”的猥琐名头。他不在乎世俗的眼光,不在乎封建礼教的羁绊,用不二的才华傍身,行走在波谲云诡的时代。外表的浪荡,内心的孤勇,看似矛盾,却奇妙地融合在一起,成就了他闪光的英雄主义。最后他慨然赴死,为自己的一生选择了壮烈的句点,长眠于苏门答腊的热带雨林。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是名士郁达夫,“余有一大爱焉,曰爱国……国即余命也,国亡则余命亦绝矣”则是烈士郁达夫。他的生命太过短暂,短到一出话剧就能勾勒出他一生的悲欢离合;而他的生命又太过璀璨,演出结束很久,我还在反复回味咂摸。本剧导演李伯男曾说过,他近年来努力探索打造的话剧是“人文戏剧,民国清流,江南气质,浙话风格”,我想,这部新作是非常符合他的定位的,也是非常值得称道的一部佳作。(张小圈)

[责任编辑:李姝昱]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