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剧创作要有工匠精神
——在芭蕾舞剧《哈姆雷特》二改研讨会上的发言
邓东源(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主席):
芭蕾舞剧《哈姆雷特》我是第一次看现场,上一次在北京看的是录像,但是昨天现场看很震撼,演出很成功、很完美。
我觉得这个剧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融入了工匠精神。我们现在提倡用工匠精神提升综合国力,我们的文艺演出、文艺作品的创编,尤其是演绎世界名著,必须要有工匠精神。上海芭蕾舞团将“大国工匠”精神融进《哈姆雷特》的创、编、排、演中,实现了三个突破:
第一,舞剧的选题有很大的突破。过去中国的舞剧,尤其是芭蕾舞剧,选择中国的传统故事多一些。这一次在全世界纪念莎翁逝世400周年之际,首次在东方以芭蕾舞的形式来演绎莎翁名著《哈姆雷特》,难度是非常大的。经过多次修改、打磨,日趋完善,一步一步走向成功,这个是一个选题上的突破。
第二,编剧导演的突破。上海芭蕾舞团引进了国际一流的班底来打造、打磨这个剧,充分体现了上海海派文化的精神,体现了海纳百川、包容并蓄的文化精神。这种大手笔有利于东西文化交流,有利于我国芭蕾舞艺术向国际一流舞台艺术看齐和接轨。
第三,音乐的布局、改编、创作和制作上有突破。该剧聘请了外籍国际一流作曲家担任音乐总监,将柴可夫斯基原作进行合理调整、剪辑和运用,后半部分加进了作曲家自己的想法,有较大部分属新创作音乐,手法大胆、新颖,整部音乐紧扣剧情,克服了“生搬硬套”等牵强做法,为每个舞段的叙事起到了核心和推动作用。昨天认真听了音乐,看完演出后对音乐又特意进行了解和求证,证实是上海芭蕾舞团依靠上海歌舞剧院交响乐团的班底录制的,真正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准,非常讲究,精细而又完美。与以往芭蕾舞剧音乐比较,本次《哈姆雷特》音乐是一次较大的突破。
提四点不成熟建议:
第一,该剧以后的演出要不要打字幕的问题,我个人意见要打字幕,传承世界名著影响力这么大,既是对国际大师莎翁的尊重,也便于对普通受众的宣传世界名著。
第二,谢幕到底要用不用音乐,我认为要用,最好用上海芭蕾舞团自己的谢幕音乐,特别的有仪式感。
第三,关于服装的调整,比如说牛仔裤,一看就是现代牛仔裤,可以考究一下那个时代有没有这么时尚的牛仔,考虑变化一种服装形式。
第四,昨天演出上半场的灯光没有下半场的灯光好,这方面如果注意到了,经过打磨会更好。
衷心祝愿这个剧越走越远,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