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大历史,小百姓大情怀
——在豫剧《秦豫情》“二改”研讨会上的发言
刘玉琴(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高级编辑)
《秦豫情》这部戏,看了几遍,每一次都有新感受。
这部戏的整体风貌比较完整、完美,一二度创作相得益彰,戏曲艺术的综合之美得到体现。编剧将文学的历史变成了艺术的力量,而文学和艺术的合力又让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一部优秀作品就应该是思想高度、文化价值、艺术水准的有机融合。这部戏提供了很好的艺术印证。
作品讲述的是1942年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事件,一个大灾难。天灾无情,但人间有爱。无论生活多么困苦,有日子就要好好过,有路就要朝前走,不管吃多大苦,受多大累,也要活下去。这就是中国普通老百姓生命中的潜能——不畏艰苦、自强不息、百折不饶、有情有义的民族精神和相互包容、互相扶持、和谐共生的优秀品质,都从作品中形象地体现出来。尤其是在极端贫苦的日子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始终不灭,这是中国人最坚韧却也是最崇高的生命本色。创作者将这些生活的本质用艺术的手段呈现出来,让这部戏很接地气,给人留下有故事、有情感、有温暖的深刻印象,极为难得。这部作品本是一台“难民”戏,舞台上衣衫破烂,也难以出彩,但因为主创人员的共同发力,使得戏很精彩,好看耐看,体现了人心人情人性的力量,打动了观众心中最柔软、也是最敏感的弦音,所以观众跟着作品形成共同的情感起伏。作品以小搏大,以小见大,小人物大历史、小百姓大情怀。
动作程式的设计独具一格,贴近剧情,新意迭出。演员表演细腻投入,舞蹈编排、场面调度质朴自然。音乐上多种元素和谐共融,丰富贴切,内容与形式有机勾连。主演演得好,唱得好,演唱符合人物的环境和心理。
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的第二次讨论,重在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下建议仅供参考。
第一,后半部分有些拖沓。比如婆婆的两次出场,略显重复。婆婆心疼媳妇,雇人来买胡辣汤的时候,已体现了婆婆人性的善良。后面小勤生孩子,她再次出场,并带着房契,要带着小勤去医院,同样是表现婆婆的善良仁义,前后略显重复,应分出层次,有所递进。
第二、关于“吕嫂”。经过修改,吕嫂的形象有一定改变,这从她的台词、动作中可以看出来。但谢幕时她胸前仍然戴着具有标示身份特点的红纸巾,可考虑替换调整。红纸巾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她暗娼身份的标示,而这时已是新中国,她应有所改变。此时应该给观众一种新的联想,即她已抛弃旧有东西或已获得新生。如果从头至尾她都戴着红纸巾,人物面目、身份的变化看不出来。
第三、小勤生孩子这场戏,在剧场气氛、戏剧流畅和情节集中上稍微有些游离,可以更自然、紧密一些。至于生孩子的写意表现手法,或许还可以尝试更好的呈现方式,让剧情更精炼,观众看得更明白。
最后,小勤的爹在喝了胡辣汤之后突然去世,情节有些突兀,缺少铺垫,可以简单交代一下,让情节自然流转。(光明网记者崔益明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