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雍君
有幸参加百戏盛典展演活动,到昆山观剧一周,对全国部分小剧种的历史演变、创作能力和传承状况有了真切而直观的感受,领略了地方小剧种的艺术个性、参演院团的创作水平和演出剧目的艺术风貌,深刻体悟到戏曲界的这次空前创举将对小剧种的实践发展和理论研究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
戏曲小剧种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艺术系统。全国有三分之二多的地方剧种属于小剧种,这是中国戏曲艺术格局的独特之处,这次参演的剧种鲜明体现出这种特点。去年剧种调查结果公布后,山西现存38个剧种,数量居全国首位,这次有10个剧种参加了展演,其中小剧种就有7种之多,有繁峙大秧歌、左权小花戏、洪洞道情、灵丘罗罗腔、河东线腔、凤台小戏、祈太秧歌。参演的小剧种,大多数的历史并不长,比起古老的新昌调腔、耍孩儿、汉调桄桄,在剧种大家族群里,它们属于青壮年,有的在清末形成,如繁峙大秧歌,有的于1949年后形成,如彝剧,还有的是新时期以来刚刚诞生的剧种,如蒙古剧、漫瀚剧等。不同时代,新剧种的产生,显示出地方剧种的可变性和开放性特点,这种特点决定了地方剧种的消长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积极的过程,而不是静止的、封闭的、消极的终端。当某个稀有剧种消亡之时,可能会有另一个新剧种在产生。而且剧种的发展速度也不平衡,有的发展快一些,如二人台,有的发展较慢,如汉调桄桄,这些与地域文化生态密切相关。由此可知,当我们在谈论地方剧种时,尤其是小剧种现状时,要用活态的、辩证的眼光来审视它们,而不能用静态的、凝固的思维来观照它们。
戏曲小剧种的发展要维护本体特性、强调艺术个性,避免同质化和类型化。任何一种艺术如果失去个性,就意味着消亡的大限即将到来,地方小戏要避免被同化的命运,只有地域特色越显著、艺术个性越鲜明,其艺术生命力才能越长久。这次展演中,一些小剧种的地域特性和剧种特色比较突出,能够保持着剧种的异质性和独特性,如山东五音戏《王小赶脚》,女声唱腔柔媚婉转,尾腔拉长时的加花变奏尤为动人,表演细腻、身段丰富,剧种个性显豁,令人印象深刻。但也有一些小剧种出现个性遗失的倾向,或者个性不显明,如各种采茶戏、各种花鼓戏、各种二人台,有同类化的趋势,在表演艺术、舞美艺术上趋同更为严重。如《断桥》,浙江和剧、陕西同州梆子、青海平弦戏3个剧种都演绎了该剧目的片段,和剧保持了表演的独特性,而同州梆子和平弦戏,除了音乐声腔不同,在表演上相当近似,连服装、头饰都类似。剧目的相互移植、表演艺术的互为交融,是地方戏曲剧种的一大特点,这是一些小剧种壮大自我、提升自我的一种发展路径,在剧种的发展历史中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该剧种如要变得更为光鲜、强大,就需要强化和突出自我特色,在对其他剧种表演优长为我所用的同时,进行转化和提炼的工作,防止单纯的模仿和因袭。在地方小剧种的移植、改编中,提倡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地方剧团创作者要始终保持剧种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同类剧种的艺术表现中出类拔萃。
选择合适的题材,发扬本剧种音乐、表演特点是小剧种获得长足发展的前提保证。近几年来,地方小剧种创演现代戏成为普遍现象。不可否认,现代戏的创作为地方小戏的发展带来新契机,其内在的生命基因被激活,向大剧种学习宏大的历史叙事方式,实现小剧种向大格局、大气派的演出形态跃升。但在创演过程中,小剧种的音乐、表演特性不仅没有得到强化,而且在弱化,甚至变得模糊不清,剧种特性在遗失。如在这次展演中,大部分剧种展演了传统经典剧目,也有一部分剧种展示了新编戏、现代戏,如汉调桄桄《韩信拜将·追信》、杭剧《夕阳春光》、丹剧《岳贡缘》。汉调桄桄的传统剧目有1200多本,如《帝王珠》《打銮驾》《甘露寺》等,新世纪以来,因多种原因,桄桄戏遭遇危机。创作大戏、新戏《韩信拜将》,是汉中南郑区桄桄剧团创作团队寻找发展新机遇的突破口,本来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该剧演出主要由20世纪80年代培养的新人来担纲主演,表现出桄桄戏的新活力,但从演出中,依然可以看到桄桄戏的自身艺术特色在淡化、被消融。如何在维护剧种特点和打通剧团发展新通道之间获得平衡,这对于剧团创作团队来说是一个重大课题。选择合适的题材,发挥本剧种艺术特点,是小剧种新创剧目之前需要首先考虑之事。适合弘扬本剧种艺术特点的戏曲题材,才是最好的创作题材,那些仅有短期效益、热门的、新奇的题材,不利于地方小戏的长远发展。
“小戏如苔花,也作牡丹开”,地方小剧种犹如山野中的苔花,当百戏盛典展演的大好机遇到来之时,漫山遍野盛开,朴实的花朵绽放的生命活力,堪与昆剧、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粤剧等大剧种相媲美,它们是中国戏曲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剧种艺术的多元性、丰富性和独特性,构成中国戏曲王国的完整版图。有关小剧种的建设、保护和未来发展问题,有待戏曲界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系统研究。祝愿小剧种艺术之花常盛不败。(谢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