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时代经典 筑民族魂魄
——越剧《屈原》“二改”研讨会在绍兴召开
2018年11月29日,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滚动资助项目越剧《屈原》在绍兴蓝天大剧院举行了“一改”后的“首演”,赢得了国家艺术基金专家组和广大观众的热烈掌声。该剧2015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2017年入选浙江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2018年成为浙江省首个入选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的项目。
11月30日,越剧《屈原》“二改”专家研讨会召开,主创团队就“一改”情况做了介绍,专家们对于“一改”后的“首演”提出了宝贵意见。
精益求精磨好戏,开拓创新为传承
屈原历来被寄托以家国情怀、崇高信念与理想追求,按《屈原》编剧吕育忠的说法,是“中华民族的一根铁骨、一滴眼泪、一种情怀”。越剧《屈原》重点表现了屈原的具体爱国作为和他做出命运选择的心路历程。湖北省演艺集团原副总经理、一级作曲李道国指出,“全剧激情澎湃、撼人心扉、一气呵成,让我们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和爱戴。”
绍兴市柯桥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屈原”塑造者吴凤花代表绍兴小百花越剧团介绍了自2018年6月28日“一改”研讨会后《屈原》的修改情况:主创团队重新梳理了大至人物塑造、主题升华、舞美音乐,小到台词细节、乐器配置、配角出场等方方面面,在原有基础上加强了角色间的情感交流,实现了对人物关系和舞台节奏更深入的掌控。
越剧《屈原》是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在改革和探索中迎难而上的华丽转身,为绍兴小百花的三次创业转移之路指明了方向。与会专家对绍兴小百花的成功演出感触很深,《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高级编辑刘玉琴表示:绍兴小百花作为县级剧团,提供了创作生产演出的一种示范,它的整个生产流程、创作机制、演出实践体系的建立和对艺术理想的坚持,对于越剧乃至整个中国戏曲的发展建设做出了独特贡献。
专家们一致认为,绍兴小百花及越剧《屈原》应该成为全国基层剧团转型升级的榜样。《屈原》一直在改、边改边演,每一次亮相都能看到绍兴小百花对于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它以越剧全女团班底创作厚重的历史题材,对屈原这个历史人物进行创造性理解、表现和演绎,同时对历史精神进行时代审视和现实关照。观众代表鲁敏恬表示,这是一部有开拓意义、不断挑战自我的作品,它为越剧扩展题材和人物打开了局面,赢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艺术创作中心主任罗怀臻认为,《屈原》让我们看到了舞台新编历史剧久违的回归,以柔美的越剧来演慷慨悲歌,渊源自历史上忧国忧民、坚忍强悍的江南士大夫人格。绍兴小百花多年来一直坚持自己的风格建设和艺术追求,外练武功,内修气质,传承女子越剧外在的柔美、内在的阳刚,以极高演出水准,将“阳刚中的阴柔”与“阴柔中的阳刚”结合得非常出色;同时以一种九死不悔的精神,坚守初心,找回女子越剧丢失的原生气质。
历史人物的时代呈现,历史精神的现实回响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越剧《屈原》将观众引入历史深处,回望现实。刘玉琴指出,剧中多次出现“清浊之论”,应把其隐喻性表现得更明确,目前的处理方式没有给出结论,也没有进展升华,建议增加一点关于“清”的意境的揭示、概括,和当今时代的需求达到深度的契合。济南市京剧院一级舞美设计、院长于鹤咏也指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关注,应做出当代的思考,给观众留下启发。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处副研究员、副处长陈曦认为,屈原的精神深入人心,但戏剧应该对人物做出超越历史的独特表达,创作者要去思考,如何对屈原做出一个更符合时代的表达。
在这方面,《屈原》充分体现了绍兴小百花的担当和勇气。吉林省作协副主席孙喜军谈到:“屈原那种不妥协、不同流合污的精神追求深深打动了我,并让我思考,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在精神世界里究竟缺失什么,我们渴望得到什么。”《屈原》所倡导的忧国忧民,符合我们现实社会的需要,对做人、为政、为民的诠释,也契合了当代的处世哲学。它展现人物内心的矛盾,包括他所面临的困境,将其上升为一场坚守品格与当下现实困境之间的斗争,引发观众对人物的同情共鸣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面对世俗的利益追求,宋玉、张仪、靳尚、南后等人各自的选择也很有代表性,为今天的我们提供了很强的参考和借鉴意义。而这种现实意义,正是戏剧继续存在下去的动因。
《屈原》的现实意义,还体现在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浙江文化》杂志主编徐继宏表示,《屈原》剧本的现实价值在于,它守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和沿革,抓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的根和魂,走出了当下优秀传统文化戏曲创排的新路子和正方向,是一部守正出新、借古话今的好作品。它所传递的历史精神与对当代的现实观照,在当代审美的挖掘和表现下,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统一。
砥砺前行在路上,向经典更迈进一步
尽管“一改”后的作品有了质的提升,越剧《屈原》仍有很多进步空间。为了促进其不断改进、完善,成为真正留得下、传得开的经典作品,国家艺术基金专家组的老师们全方位把脉、问诊、分析,提出了精辟、独到的见解。综合各方建议,下一步的打磨应该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舞台布景可以更虚化、空灵;主题音乐要加强楚文化特色,增添更多楚文化元素,使之成为真正屈原式的民族音乐;越剧声腔要更多彰显流派特色,提升表现力。
浙江省戏曲研究院艺术所原所长朱为总认为,音乐唱腔应有整体布局,板式要有变化,要随人物变化展现不同的音乐风格。上海越剧院一团团长、一级演员方亚芬也遗憾于没有从屈原身上听到一段具有表演者自身韵味和个性的范派唱腔。与此同时,罗怀臻提出,越剧声腔要避免歌剧式的旋律化,而更多地向传统越剧寻求资源和方法。同时,他希望在历史剧和公共话题里适当加入私人情感的表现,提升全剧感情的浓度和饱满度,调节全剧节奏,丰富矛盾冲突,扩大情节张力,提升人物形象,使之更贴近、打动观众。
最后,绍兴市柯桥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工委书记、局长钱清华表示,绍兴小百花团队将发扬屈原百折不挠的精神,努力把越剧《屈原》打造成经典,并创作出更多的精品。“路漫漫其修远兮,绍兴小百花要上下求索”,绝不辜负观众的赞誉、专家的认可和国家艺术基金的关怀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