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刻岁月中的艺术故事
——访青年艺术家李秋实
公元868年,唐咸通年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首图刻成,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版画,也可视作中国版画艺术的开端。此后,在漫长的时光长河中,版画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唐宋至今,中国版画在交流融合中几经演变,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的艺术家。2016年,年轻的版画艺术工作者李秋实凭借他《那年的岁月》系列版画作品,获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资助,2018年,获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类)项目滚动资助。
李秋实近照
用版画定义人生轨迹
对于普通公众而言,版画是一种艺术,但对李秋实来说,版画是他的人生故事。
李秋实与版画结缘,是在他读大学期间。1999年,他考入鲁迅美术学院,开始学习版画,真正走上艺术道路。在李秋实读博士期间,导师杨锋曾给了他莫大的鼓励,让他真正明白,艺术没有高低、形式没有新旧之分,只要表现的主题和手段能够说明艺术家的理念,那就是好作品。这种理念,也为他此后版画的创新创造奠定了基础。
李秋实《那年的岁月》
做版画是一件复杂的事情
版画是一种间接的绘画艺术,相比于油画、水墨画,版画在简单的绘画之外,还要借助印刷、雕刻等方式,将图像转移到木版、金属等材料上才算完成。而雕刻的过程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艺术家本身对情绪的准确拿捏。刻刀刀锋的尖锐还是圆润,雕刻手法轻重、急缓,艺术家情绪的急躁或平静等,都会形成作品的不同形态,版画的制作过程充满了不可控因素。
实际上,版画就是艺术家与刻刀、媒介(木版、金属、石版等)的一次交流,倘若不是用心去做,这种交流便会宣告失败。
“做版画完全是一种喜好使然,也可以称之为我的一种‘版画情结’”李秋实这样说道。从他毕业到现在,十几年过去了,他当年的同学中很多已经转行做其他画种或者其他职业,真正能坚持下来做版画的人少之又少。
李秋实《那年的岁月》
在他的版画中,李秋实创造了一个自由的“精神世界”。对于一名艺术家而言,精神空间的富足是令人向往的,李秋实也不例外。“我一直希望能够在艺术的精神世界中寻得一小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能够自由地呼吸艺术的氧气,能够随心所欲地放松自我,不受约束地进行创作。” 而版画,恰好给了他一个这样的世界。
艺术是画面,更是掩藏的深意
在整个艺术发展史上,版画与雕刻、印刷术密不可分,是一种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传统意义上的版画,是一种单一的画种;近代意义上的版画,则更多超越了绘画的意义,变成一种启蒙运动的武器。
1931年,随着左翼启蒙运动的发展,以及鲁迅的大力提倡,木刻版画开始异军突起。其刚劲有力、色彩分明,给大众带来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很快,版画就成为了中国革命的一部分,从此新兴版画与广大底层群众的命运紧紧相连,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密不可分。
从这个意义上看,李秋实《那年的岁月》表现出来的是对沧桑的历史的沉思,也是对未来的展望。
《那年的岁月》是一幅综合版画,由10幅作品组成,作品中的主要形象是草鞋,而草鞋恰是艰苦年代的象征。在其他材料上,李秋实选用废弃的厚塑料片,剪成各种细小的、不规则的形状。对此,李秋实表示,“我对草鞋编织的过程和叠压出来的质感特别感兴趣,正好综合版画的材料性能可以与画面的肌理和质感相融合,于是我便采用现代的工业材料和拼贴手段的综合材料印制,以表现出现代元素的设计趣味。”
在李秋实的这幅作品中,观赏者的第一印象便是现代化。他运用了一些现代的绘画语言,如圆、点、线、面等,并不是直接利用了一个草鞋的形象,而是将这些现代的元素组合成了一双草鞋。经过这样的一番构造,李秋实说,他想表达一些更深层次的意义,通过一些当下时代的讯息,刻画出属于另一个时代的印象,使受众看到脱离表象的艺术品背后的深意。
表象与本质,时代与意义,这也许是每个艺术家都在追求的艺术语言。
对于作品,李秋实坦言,仍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版画)理念表达与印制技术结合方面还需要完善。但在综合版印制某些特定的内容过程中,作品出现了与最初想法有差异的地方,形成了一些不可控的偶然效果,这些偶然出现的因素让我很兴奋。”将《那年的岁月》与李秋实此前的作品对比,会发现这一作品的表现方法更加灵活,形式更加多样化,包含了画面构成、几何切割、颜色套印等方面。
“虽然版画制作复杂,但我最开心的便是能印制出一张精致的、较之前有技术突破的作品。”这么多年的版画经历中,这依然是李秋实最单纯的诉求。
谈及国家艺术基金时,李秋实说,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对青年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它肯定了青年艺术家的努力付出,从某种角度上讲,增加了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动力,能够资助他们创作出一批优秀的艺术作品,这种结果不仅对个人艺术生涯的发展起到作用,对社会文化、中国艺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