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音乐剧《国之当歌》越改越精彩
——在音乐剧《国之当歌》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孙喜军(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在看音乐剧《国之当歌》之前,查阅过该剧的宣传报道和涉及那段历史的相关资料,有想象有期待。看了演出,仍是深受震动。《国之当歌》大气磅礴,荡气回肠。国歌响起那一刻,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主创团队花了几年时间、诸多心血,打造了这样一部好作品,让人心生敬意。作为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音乐剧《国之当歌》接下来还将继续打磨提升,攀登艺术高峰。对此,我有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和建议,仅供参考。
第一,人物可以再丰满一点。
纵观全剧,可以看出主创团队对那段历史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较好地完成了聂耳的人物形象塑造。比较而言,其他人物还需进一步加强。文本方面,还有待打磨提高,丰富田汉这个人物形象尤为重要。大家都知道,《义勇军进行曲》是先有歌词后有旋律,田汉是聂耳的入党介绍人。田汉和聂耳之间,是亦师亦友的关系。田汉的人物形象丰满了,就会起到水涨船高的作用,有助于主人公聂耳的形象提升。而剧中,也有丰富人物、展开细节的基础。比如,田汉去码头体验生活,展现了一位有血性的剧作家,在国难当头时的责任感和担当。这里,不需要作很大的改动,在台词上下点功夫,就可以实现小改大变化。
第二,细节可以再精致一些。
例如码头这场戏,细节准确但不够精确。国难当头,整个民族都在承受着苦难,但戏里仅表现了长庚一家。看完之后,观众记住了长庚受到工头欺诈,而缺乏对劳动人民受难的整体感受。要处理好点和色块的关系,包括码头工人对长庚的态度,都需要仔细琢磨、精心处理。东北民歌《摇篮曲》应该在什么时候唱起来,才能推动剧情发展,对人物内心形成巨大冲击等,都需要进一步斟酌。细节推敲到位,对于打造成精品,将会起到推动作用。
第三,人物关系可以再挖掘。
聂耳和田汉、黎锦晖、小莉的关系,还有深挖的空间。例如,对黎锦晖这个角色的定位,从聂耳改乐谱时他的反应,到后面产生分歧的态度,应当关注他的细微心理变化。黎锦晖和小莉的言行有相似,又有所不同,他们的目光可能就局限于明月社;聂耳、田汉则是把视野放得更远,心系家国天下。把这些关键点把握住,才能更好地处理人物关系。
瑕不掩瑜。音乐剧《国之当歌》深深地把我打动了,希望在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下,能够越改越精彩。同时,充分利用音乐剧的形式,寓教于乐,让更多的青少年观众走进剧场,熟知国歌的诞生,熟知中国革命历史。
预祝音乐剧《国之当歌》成为红色经典!
(光明网记者李姝昱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