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怎样做到“音画合一”
——在音乐剧《国之当歌》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梁卿(宁波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第一次观看音乐剧《国之当歌》时,便很受震动,印象深刻。多年过去,当初一起展演的剧目早已不再演出。《国之当歌》依然坚挺地立在舞台上,让人感佩。
之前,我一直在做原创音乐剧的创制实践,“音画合一”这个概念用得比较多。音响设计,对音乐剧来讲非常重要。用符合舞台艺术的规律,达到影视化的观剧效果,可能是许多观众对音乐剧的审美期待之一。“音画合一”中,“画”字比较容易理解,是视觉范畴。听觉范畴方面,一定要将音乐、声乐、配乐等加以和谐统一。按照精品的标准,在音乐剧《国之当歌》中,几处地方没有达到合一的效果,让人的观赏体验形成了错位。主要问题在于,音响设计中的声场设计。
第一是合唱。舞台表现力和戏剧的张力,与合唱声音的力量没有形成统一。这样,就削弱了表现力。第二是聂耳拉琴的声场方向。他在这边拉琴,观众听到的声响却在那边;拉琴表演停止了,旋律还在进行。假定性语汇,在假定性情境中应用,如果有错位的地方,让观众产生跳戏之感,就需要继续斟酌、酌情修改。
另外,是“从画到诗”与“由诗到画”的关联性。例如,我很喜欢《爱的涟漪》,音乐和演唱都比较好。遗憾的是,音乐和灯光一直在互相谦让。灯光在投影上,不敢给太多视觉上的东西,只是一种简单的画面循环。这样,恰恰没有发挥出音乐的情感力量。希望灯光和多媒体投影,能够根据音乐特质、音乐律动,产生更多的变化。再如,长庚和爱人面对面站着,唱词却像是各唱各的,而没有直接交流。这样的表达关系不够直接。而且,一个普通家庭的际遇,并不足以代表整体,不足以震撼人心。如果刻画底层人民的群像生活,可能更有说服力。如果把长庚与爱人的演唱,扩成一个大群像,可能会补足画面,达到“由诗到画”的效果。
还有,演员唱词的戏剧性、人物性、信息性、层次感等,不是很精湛。最大的问题,是听不清楚,可能因为音响没有调到最好。事实上,观赏音乐剧时,后面的观众可能看不清舞台上的表演细节,但一定要听清楚演员唱的是什么。目前看来,一些词只是唱了出来,而没有挖掘出背后的人文内涵。这样的声音,就变成了重复,不够细致和深刻。因此,建议一些演员认真钻研剧本,有更好的发挥。
声乐技术的炫技部分,尤其是女高音,应当有戏剧性,唱出规定情境下的人物感受。音乐剧的演唱,是角色戏剧语言的表达,而非个人能力的展示。歌剧艺术,偶尔允许大腕儿炫技;音乐剧,则必须是戏剧。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歌剧和音乐剧的一个重要区别。
除此,演员演唱时的形体,怎样设计得更合理?舞台上,两脚之间的距离,通常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当时的具体情境。剧中,许多角色的两脚距离,都显得偏大。或许是只有这样才能发力,唱出高音。但需要注意的是,音乐剧还是要有一个人物标准。主角聂耳的两脚之间,应该保持多大的距离?希望既规范,又不影响演唱发力。
舞台视觉和美学,也值得一提。例如,明月社排练时,演员打了面光。顶光和前面的面光使用,还可以再考量,把人物勾勒得更清楚。音乐剧,有时还是需要有时间轴的。这个时间轴,必须是几分钟时间对观众的听觉刺激。如果没有这些累积的刺激,观众可能坐不住。有鉴于此,希望全剧从舞台视觉上,根据时间轴来设计不断刺激的点。具体来说,前半节的舞美设计过于写实,观众的想象空间相对较小。后半节的舞美设计,则显得空灵和唯美,让观众有了更多的参与感。接下来,写实和写意舞美的融合问题,仍有待探讨。
(光明网记者李姝昱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