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强化张謇与社会的关系
——在话剧《张謇》二改研讨会上的发言
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分党组书记 王蕴明:
这是当下话剧舞台编导演音舞美综合成功的一部大作,以辛亥革命后三十年中国社会变迁为背景,运用当下与过往交替叙述的方式,展现了张謇在国运交替、苍生危难的社会环境下,以沧海横流彰显英雄本色的刚毅与果敢,革新教育、实业救国、振弱图强,践行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奏响了一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浑厚先声。
如果再提一些建议的话,我认为不需要做大的改动。在我理解,这个题材至少可以有三种表现方式:一是按照张謇的人生经历来,他从小读书,40岁才中了状元,当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时,他一个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如何进行实业救国,这是一种思路。二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张謇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也可以从一个官商、儒商的创业史的角度来写。三是,全景式、立体式地写张謇的人生功业、情感和心态轨迹,通过这一人物来反映当时的社会,这是最难写的一种,但若是写好了也是最有深度的,你们可以按照这个理想路径继续奋斗。
与此相关,应该在哪些方面加强?有几点供你们参考:
第一,话剧一般不采用叙述体,而该剧借鉴了戏曲的叙述体方式,而且是当代和以往的交叉叙述。这种方式用不好,容易让观众看不明白,用好了,则能拓大作品的厚度和广度,反映社会矛盾——这是一把双刃剑。我的感觉是,若要尽量在有限的舞台中表现更多的内容,是不是应该再进一步、适当地“强主干、缩枝蔓”。戏中重点写了办纱厂、贷款艰难以及与日本人斗争,这是主干;但又写了他兴教育、建养老院,也是很重要的内容,建养老院还有两个很生动的场面,但办教育在戏中只有几句话。
第二,张謇老年和中年的两次对话,表达了他对人生的反思和感悟,但这两场戏没有说到位。他站在70岁的节点,总结这一生的理想、奋斗、追求、酸甜苦辣,可感悟的东西太多了。我们要通过张謇来教育今人,这对话大有用武之地。这两次对话,还有和了然和尚的两次对话,还要再琢磨一下。
另外,台词很好,富有韵味感。但除了主演之外,其他很多演员的台词还没完全过关,这可能与现场的音响也有关系,很多演员的台词听不清楚。一些大事件和主要人物还是要想办法交代清楚,如说张之洞、袁世凯等人物,既然拎出来就要让观众看明白、弄清楚。
总体希望,要进一步强化张謇与社会的关系,也就是说,要进一步强化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张謇以及张謇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方式、心理特点和整体状态,这是整体的艺术追求,也是我的一个希望和理想,谢谢。
(光明网记者贺梓秋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