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张謇》的视角与高度
——在话剧《张謇》二改研讨会上的发言
南京大学教授、亚洲影视与传媒中心主任 周安华:
张謇此人非常特殊,也十分富有内涵,在近代民族工业史上是不同寻常的人物。看完话剧《张謇》,感觉非常好,要向南通市话剧团、向江苏省文化厅表示祝贺,当然,背后也离不开国家艺术基金的大力扶持和帮助。
大家从不同角度提了一些修改意见,我很怕把作品中好的地方改掉了,所以我先简单描述一下我认为这出戏好的地方。
首先,视角很好,抓住了两点:第一,该戏从张謇70岁开始写,写他开始走下坡路,一步比一步困难,最后呈现一个悲剧式的结局,在沧海横流中方显张謇的英雄本色,这最能反映张謇一生坚持不懈的追求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没有危机就没有真正的戏曲,我希望继续保持这一点。第二,张謇首先是一个实业家,但戏中没有写他在实业方面做的很多事情,而去写他的公益事业,从这个角度更容易看到近代带有知识分子背景的民营企业家的情怀。我们今天的社会急功近利、为富不仁,而张謇却为富而仁,坚持拿张謇的钱来做公益,而且做到自己倾家荡产、家徒四壁,以卖字的方式继续做,这不是一般人的情怀。这两点视角都非常好,千万不要改。
其次,站位高。我觉得这出戏本质上是一个悲剧,当时的时代背景本也是悲剧,而张謇身上所流淌的东西是理想主义的,在那样一个悲剧的年代出现了张謇这样的悲剧英雄。西方对悲剧英雄的描述多是帝王或领袖,表现流血和放逐,而张謇作为民族工业的英雄,宁折不弯,在实业救国的道路上坚持到底,这是我们所说的“崇高”,是非常打动人的。我们现在在相当长时间内,文学作品对这种“崇高”已经非常疏淡了,反而是各种圆滑和迎合。张謇之所以能成为张謇,是因为他是民族的脊梁,从悲剧的角度更能见证他的这一特性。
另外,剧作的场景很震撼,基本调动了现在所能用的舞台技术,对几个主要的场景进行了渲染和表达。主演康爱石老师能很好地把控住舞台,声音也很有穿透力。舞台上充满了向上的立体感,在传达过程中对观众的视觉冲击很强。多媒体的运用,包括海浪结构和最后滚动字幕,还有大量电影化手法的运用、灯光效果,都非常有表现力。这也是江苏的剧作能够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的原因。
如果说还有一些可以斟酌的地方,我觉得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编剧罗周是写戏曲的,剧本方面戏曲的感觉太重。主人公是不是要一直保持这么激昂的念白的腔调,他的犹豫、彷徨、低落、哀伤,剧本没有写出这一面,这是一个遗憾。像佐藤的表现,整体是气势汹汹的感觉,言辞非常精准,但日本人应该是比较狡猾的,言语中存在很多伪装的情绪化的内容。
二,对于戏剧来说,节奏非常重要,我们不能一直保持持续的高调、持续的紧张,可以有适度的情绪转化,像电影的空镜,让观众能稍微歇一口气。
三,人物方面,有一些历史人物的关系是不是准确?对张謇和其他历史人物的关系要有所把握,不能为了突出张謇就将其与张之洞、袁世凯等人对比,如张之洞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也做了很多历史贡献,千万不要抹杀他。我个人建议这里需要稍稍收一点。
四,现场演出的音效有些遗憾,听不清楚。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一些台词过于文气,缺少生活性,老百姓说的话张謇也要说几句。二是,从大众接受的角度考虑,可以增加一些字幕。
话剧《张謇》的确是一个可以成为经典的剧目,我相信经过打磨以后会更好,希望以此让江苏话剧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光明网记者贺梓秋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