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方
首演于1975年的百老汇音乐剧《歌舞线上》,将一群音乐剧演员参与百老汇某剧组的甄选过程置于台前,同时展现了他们在舞台背后的真实人生。问世44年后,《歌舞线上》首度来到中国大陆,于1月17日至27日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连演14场。
百老汇音乐剧《歌舞线上》展现了音乐剧演员台前幕后的真实人生。 (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供图)
没有华丽布景,没有璀璨灯光,也不妨碍《歌舞线上》在百老汇史上取得辉煌成绩——击败《芝加哥》,狂揽九座奖杯,成为1976年托尼奖的最大赢家;创造连演6137场的纪录,直至1997年才被《猫》超越。这部音乐剧呈现了演艺行业光鲜背后的另一面,唤起无数心怀梦想并为之奋斗的人们的共鸣。剧中,一部百老汇音乐剧即将上演,剧组举行了一次面试。17位群舞演员进入第二轮,这次面试将是决定其命运的良机。这些演员在台上诉说根据其真实经历改编的过往。背负着家庭和成长的负累的他们,无一例外地渴望在舞台上闪闪发光。
1975年版《歌舞线上》的近20位主要演员中,包括一位亚裔,一位非洲裔,一位犹太裔,以及两个波多黎各人。美国编舞、导演、演员及作家巴约克·李,是原版《歌舞线上》中亚裔女孩黄康妮的扮演者,也是此次国际巡演版的导演。“如果让我回忆起1975年的百老汇,那时候身材颀长的漂亮女孩,更容易被百老汇相中。”而矮小、瘦弱的巴约克·李得以入组《歌舞线上》,是因为她身上那股不服输的倔强,打动了导演迈克尔·本内特。巴约克·李表示,近年因为“现象级”音乐剧《汉密尔顿》的出现,亚裔演员难以入选百老汇音乐剧的情况得到了改善。“《汉密尔顿》中饱含很多不同种族、肤色的角色,这部剧火了以后,有更多百老汇音乐剧的大门都向亚裔演员敞开了。”
2006年,复排版《歌舞线上》举行选角面试时,2000多应征者中只有28人入选。巴约克·李说:“即便如此,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参加剧组选角面试的那一刻,面对评委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也已经心满意足。”在此次来沪演出版本中饰演导演扎克的克雷文说,优秀的音乐剧演员必须唱、跳、演俱佳,“无论时代如何改变,能同时把这三件事做好,的确相当不容易”。(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