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周末> 正文

“无限放低自己”的赵树理

2019-02-05 07:19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9-02-05 07:19:10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王营

  作者:宋建明

  山西省沁水县尉迟村,我们沿着西面方向的一个小巷走不多时,突然眼前一亮——赵树理故居以我们暂时不能解读的深惋之态拥抱了我们。

  就是一座旧式民房。普通而典雅。院外那块“赵树理故居”石碑,也是一块普通的石块。一簇簇不知名的花儿,专门跟寒冷较劲,遒劲倔强,吐蕾展瓣,朝宾客颔首点头。我们小心翼翼地踏入大门,眼前一亮,一个四合小院呈现,三座小木楼收拾得干净利落,屋里的家具没有丝毫衰落崩析,反而明光锃亮。看来,岁月对名人诞生之地是眷顾的——陪赵树理读书的木椅,赵树理出生的木床,瓷实坚固的楼梯、做工考究的窗格格……这些物什在尘世里浸泡了一个多世纪,依然贞洁如玉,葆蓄着房主人的体温。斯人已去,给人的感觉是他没有走远,甚至还活着,犹在续写《小二黑结婚》,赶拍电视剧《花好月圆》。这所“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常应是厚墙高门,有专门人员值班看管、讲解。现实是这就是一处平常的家园,门户洞开,高挑着柴米油盐这一人类生息的共同旗幡。

  在这儿常年居住的是一个赵树理的本家妹妹郭雪花,已经82岁;一个是赵树理的内侄马文林,也已60多岁。他们口齿利落,一口地道的沁水话脆生生好听。耄耋之年的郭雪花,身体硬朗,指点着一件件家具讲着赵树理生活的有趣细节;马文林绘声绘色地回述着赵树理的不朽生平,句句珠玑,出口成章,讲到高潮处,还用沁水小调儿演唱。厚重里掺和进欢快,很容易令人想到他就是赵树理的替身,真有两把刷子。小院的空气渐次升温,每寸土地都生动起来,每个人都若触电,心魂攀升,灵犀大开,有的摸摸赵树理的床,有的反复踏摩着溜光的楼梯,生怕大师没看到自己。最当紧的,就是纷纷把手机相机举到头顶,来一阵噼里啪啦的拍照。有的坐在椅子上,有的站在楼梯上,有的搂着热情的老房东,单照、合照,集体照……

  紧张的拍照中,我脑洞大开,灵光一现,竟拍到赵树理的魂魄!

  确认这个意识后,我似乎觉得有点“玄”。但确实是这么回事。但凡所有的拍摄,远不能抵达赵树理的确切样貌,就像从来不可能看清一团火焰。若说物理现象,平顺县的川底村就有赵树理和全国著名劳模郭玉恩的巨型雕塑,山西省作协大院,武乡县的监漳村……都有赵树理的旧居。赵树理遍及祖国大地,这一点不夸张。

  赵树理上世纪初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家境原先是中农,在高利贷的压迫下变为贫农。尉迟的沃土赐予他文学的天赋,童年就喜好吟诗绘画。看到儿子是棵灵苗,父母倾家荡产让儿子去读私塾,不久考上了长治师范。期间赵树理受到“五四”新思潮的影响,闹学潮被捕入狱,获释后投身抗战,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山西抗战牺盟会,之后提笔从戎,随军编辑《黄河日报》《抗战生活》《说说唱唱》等刊物。他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文学作品开中国乡土文学的先河,本人被誉为“山药蛋派的代表”。新中国成立之后,赵树理的“山药蛋派”写作风格独树一帜,日薄中天。他成为举世公认的文学泰斗,中国乡土文学的旗手,山西人的骄傲,沁水县的名片,尉迟村更是因他而声名远扬。尉迟的花,因他更加鲜艳,尉迟的山,因他增加了海拔,尉迟的人,因他更是风光满面。

  任何难忘的生命片段总是稍纵即逝,万能的时间把我们的脚步拽开,沿着级级台阶,移向赵树理的墓地。

  说是墓地,其实还有多个名称,或曰文化广场,或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背靠青山,雄浑宏阔,地面全用大理石铺就,四周密密匝匝的翠柏宛如静卧的企鹅,扑闪着智慧的翅膀,做着飞翔的畅想。赵树理墓设在广场中央,绿树兰花拥托,肃穆庄严。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墓地里的碑林,每块碑刻都有惊世的厚重,郭沫若、胡乔木、刘白羽、郭小川、贺敬之等名家的亲笔题字,盛赞至伟。伫立凝目,顿觉一股强大的气场从此地溢出,借助着我在赵树理故居拍到的灵光,化作一股浩荡之气飘拂在尉迟的上空,收缩聚合,可能是文圣怕我刚才拍到的还不清晰,将四个字在我心幕上又复照了一遍——放低自己。

  我拍摄到的魂魄,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四个字。

  大凡我们仰望的崇高,它的表现形式恰是平凡。

  放低自己——粗说于当今文艺界提倡的扎根和深入是一档子的事,其实,就和同样是上树却没人能爬到树梢一样,其高难度一般人难及,当年赵树理在平顺川底村“深入”时能每天参加生产劳动,劳模郭玉恩流多少汗,他也流多少汗;他能端了老百姓的碗底,每家每户挨着吃饭。他能知道谁家鸡窝里有几只鸡,哪个羊圈里有几只羊,静观婆姨斗嘴,聆听光棍的嘘声……他无限放低自己,把自己缩小成一粒土粒,嵌进底层社会的缝隙,倾听最底层群众的呼吸,捕捉到最灵动的形象。(宋建明)

[责任编辑:王营]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