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凤兰
近日,随着吴秀波事件在网上的持续发酵,公众再次对明星天价片酬背后所引发的社会财富流向及个人价值公平分配问题予以关注和质疑。
在财大气粗、挥金如土的演艺明星的衬托下,那些皓首穷经、焚膏继晷的科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却显得“寒酸”。莫言、屠呦呦等知识精英一生为文学事业和科研成果殚精竭虑、兀兀穷年,收入却比不过明星的一两部片酬;已故作家路遥在孤苦中艰辛创作,以一部《平凡的世界》给无数人带来希望和光亮,居然需要借钱去北京领取茅盾文学奖,而且穷到连自己的作品也买不起;许多教授、作家、记者一生为写作苦心孤诣,青灯一盏换来的却是每千字30元的低稿酬,而30年未变的稿酬标准更是消灭了自由撰稿人这个重要的行业。如此看来,“畸高片酬”激起公众的不公平感也在情理之中。
事实上,“明星天价之殇”暴露的是财富的逆流和价值的错位,它无形中让不少勤奋努力的人在价值观上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从另一角度来看,对偶像明星的崇拜超过科学家等社会精英,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才学与财富失衡所造成的浮躁心态和信仰危机。它使人产生对生存意义和价值的追问:人活着究竟该追求和信仰什么?谁才是我们这个时代应该追的星?在这一点上,那些具有真才实学、默默奉献社会的人们用他们的行动回应了以上问题,同时回答了“何为成功”“何为贵族”“何为国家精神”这一时代话题。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女院士何泽慧拥有显赫的家世,可她一生淡薄名利,始终住在上世纪50年代一间破旧的小屋里,将毕生心力奉献给了中国的核事业。“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隐姓埋名28年,全身心投入到深奥的氢弹理论研究中,只为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入祖国的强盛中。南京92岁高龄的朱悦真奶奶16岁时即参加抗日战争,经历了炮火和生死的考验。1993年以来,她每年都为贫困生、身患重病的农民工捐款,一位曾接受过她资助、身患尿毒症的少年到南京朱奶奶家探望,看到奶奶家非常简陋,心里特别难受,回去悄悄换掉了家里的电话号码,再也不忍心接受老人的捐款……
近年来的演艺圈其实也不乏正能量的生动个案。导演吴天明是演艺界中的“异类”,他拍电影不图感官刺激,选演员不选贵的只选对的,哪位演员带助理,他就换人,他以自己的方式捍卫着电影创作的尊严,向曾经的“纯真年代”致敬。演员李雪健对演戏有着近乎吹毛求疵的认真和执着,他一生拿角色与观众交朋友,坚定而执着地走在维护演员尊严和信仰的路上。周润发享有盛名,生活却过得极简且素,还将演出所得捐给慈善基金会。成龙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做慈善事业,他坦言:“曾经挥金如土过,如今更需要人生多意义,要将更多资源给与更需要的人。”这些人维护并构筑起价值底座的精神坐标,用人性的光辉照亮通往梦想的前路。
人生的目的不在于自己享乐,而在于能否利人利他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我国古代,有着悠久儒家文化浸润下的“及笄礼”和“加冠礼”仪式。那时的女子和男子经过了隆重的“笄礼”和“冠礼”后,便意味着已经成年,要开始履行社会责任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我们在人生路上走出多远,也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责任意识始终是公民的信念之基、力量之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仍是每个国人心中的一种精神标尺。而每个个体生命意义的发展和完善,需要依赖社会价值的创造和精神生活的充实,切不可在对金钱权力的盲目崇拜中和声色犬马的物欲中沉湎,助长拜金追星、炫富享乐的腐化思想的传播。所幸的是,有关部门已联合印发文件遏制明星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逃税问题,影视娱乐业监管风暴在涌动。
如今,面对畸高片酬引发的财富不均和社会声讨,社会各界一方面要进一步监管和遏制天价片酬,矫正和消弭收入的差距鸿沟,另一方面要倡导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磨砺心性、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同时把个人的理想和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正所谓不畏浮云遮望眼,失意时耐得住寂寞,得意时经得起浮华。即便身处繁华浮躁的环境,仍然要初心不变,怀着一份悲天悯人的情怀,保持一颗未曾蒙尘的赤子之心,这既是时代赋予每个人的气象和风貌,也是历史对美好生活价值维度的理念和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