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洪伟成
大年初一上午9点,上海博物馆门前已出现排队长龙。“在家里我的辈分最大,都是子孙辈来给我拜年。但每逢正月初一,我都会来上博拜年,给中华传统文化拜年。”70多岁的吴永翔是新年进入上海博物馆的第一人,他早上5点就出门了,专程来看正在展出的商代晚期青铜猪形卣。
无独有偶。家住上海市闵行区的8岁小姑娘思思,也是连续4年选择在大年初一跟父母到上博参观,今年一起来的还有她的弟弟。“博物馆展示的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这里有我们精神上的根。”思思的妈妈说,比起各种补习班,让孩子从小接受优秀历史文化的熏陶更有必要。
选择到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电影院、剧场、群艺馆等文化场所,以观展、阅读、欣赏演出、参加文化活动等形式过大年,是近年来上海新年的新气象。今年,为迎庆己亥猪年,上海诸多国有和民营文化单位创新思路、丰富手段,主动对接市民及游客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上海图书馆特地为春节期间进馆的读者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展览。在上图第一展厅,“墨彩斑斓石鼓齐鸣——石鼓文善本新春大展”汇集国内传世《石鼓文》珍本,其中多件是2018年最新发现的善本;“胜日寻芳处上图别有春——新春馆员荐书展”是上图春节期间的一档保留项目,今年不仅有馆员为读者荐书,馆长们也将自己的私家书单呈献给读者……从科技前沿到文史哲的“海洋”,众多爱书人驻足品鉴,开馆仅3个小时,就有近1600位读者进入上图。
更有不少市民选择到传统节庆气氛浓郁的文化场所感受年味。在张灯结彩的上海大世界里,“阿拉过年”2019新春游乐会热热闹闹,《好运来》等歌曲洋溢着浓浓的喜庆气氛;4楼的沉浸式城市记忆展演秀“遇见1978”,模拟了40年前上海街头的过年景象。在上海工作的高女士今年没回家乡过年,在上海大世界里,她找到了儿时过年的感觉,她说:“眼前的展品似曾相识,比如缝纫机、搪瓷脸盆、织锦缎被面等老物件,都是以前家里的宝贝。”
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里,“知‘住’常乐”——第13届海上年俗风情展勾起了市民的记忆——展厅布置成江南地区传统民居式样,将过年扫尘、祭灶、贴春联、剪窗花、守岁等传统习俗“娓娓道来”……75岁的徐阿姨忙着和厅堂里的老物件合影,“过农历新年永远是老百姓最盼望的团圆时节。”
上海科技馆、世博会博物馆、航海博物馆,这些浦江两岸的文化地标今年春节都迎来了大客流,进馆人数屡创历史新高,成为许多市民、游客新时代的打卡景点。
由于建成了覆盖全市的四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一些不出家门的市民也照样过上了红红火火的文化年。上海淮海中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多支演出队,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表演了戏曲、舞蹈等节目,伴随着精彩的手工卷纸表演,演员们将象征着富贵吉祥的盘花挂件送到了老人们手中。
大年初五上午9时许,500多名市民及游客从上海旅游集散总站出发,经过名人故居“扎堆”的武康路、熙熙攘攘的静安寺和游人如织的人民广场,抵达位于十六铺码头的上海外滩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完成了一次12公里左右的徒步“微游上海”。由上海市旅游公共服务中心指导的此次活动,旨在响应“百万市民看上海”系列活动,不断发掘新颖的都市旅游文化场馆,通过商、旅、文跨界融合,为人们提供了具有都市特色的、全方位的微旅行体验。
今年春节是“诗和远方”结合的首个传统佳节。经过有关部门的精心准备,申城文旅融合产品供给十分丰富,各类文化体验活动琳琅满目、精彩纷呈。喜庆呆萌的生肖猪、吉祥美好的各式“福”字、灿烂芬芳的年宵花、热闹的民俗活动……给人们的假日时光带来颇多乐趣。沪上各大公园也纷纷推出年味十足的花式新春游园套餐:古猗园以“福”文化为主线,推出了“迎春贺岁、猗园祝福”系列活动;上海植物园推出紧扣新春主题的“亥!猪笼草”主题展;辰山植物园策划的“中外名花、祥瑞迎春”主题花展也在市民的期待中拉开帷幕。
数据显示,己亥春节长假7天,申城游客接待数量和旅游收入实现了双增长:接待游客509.2万人次,同比增长15%;实现旅游收入66.2亿元,同比增长34%。全市主要旅游景区(点)累计接待游客477万人次,同比增长25.2%,其中外滩、豫园和小陆家嘴成为最受游客欢迎的三大地区,黄浦江游览正成为上海新的热点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