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晓
打开《为什么那是艺术》的扉页,是这样两行字:
致
格雷格、提姆、凯文、保罗、昆丁以及尼克
和中国作者的内敛不同,老外们偏爱在著作扉页上热忱题词,对象大多是前辈、师长、父母、爱人、朋友、子女甚至宠物。本书这六位的身份不太一样,他们都是作者特里·巴雷特的外甥。这本《为什么那是艺术》是以他的六个外甥为目标读者而写的。
作者在绪言里提到这些外甥曾追着他问,漫画书是不是艺术?小兵人玩偶是不是艺术?这些问题其实不难回答,但经常会被人们问起,因为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令人费解的艺术作品。举个例子,如果你家的小朋友指着画册问你:“为什么那是艺术?明明是个小便器嘛。”你会怎么答?待你答了之后,他若又指着家里的马桶问你:“那这个也是艺术喽?”你又会怎么应对?不晓得是否真有人会因此哭晕在厕所。
所以问题还是挺难的,三言两语说不清。曾见识过一个比较特别的回答。友人带正在上幼儿园的女儿去看艺术展,小姑娘指着几个当代艺术作品问:“妈妈,这些是什么?为什么我看不懂。”朋友费心解释无果后给了一个终极回答:“这些都是怪物,所有你看不懂的统统都是怪物。”事隔多年,却一直印象深刻,因为太经典。
一晃笔者也将面临自家小姑娘的类似拷问,盘算着实在不行就请“怪物”返场。毕竟,给孩子解释“艺术”,不如解释“好玩”“好看”“好吃”更奏效,给他们讲“美学”和“主义”的父母也更有“怪物”之嫌。睿智如特里·巴雷特教授,在面对外甥的追问时,也是以“那是不是艺术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那是不是好的艺术”调换了思考方向。小朋友是吃这套的。但身为艺术系教授,他还是直面了人们对当代艺术的若干疑惑,写就了这样一本解答之书。读完书,再面对发问的小朋友,应该会更有底气吧?倒也未必,但你肯定会更有底气去看艺术展了。
特里·巴雷特教授躬耕大学讲台数十年,这是他关于当代艺术的精华版教科书。全书目录十页,含三级标题。开篇就是艺术的定义,俨然学位论文的范式,下面罗列的一众名目更是这种范式的数十次呈现。不要被吓到,个人觉得这一章尤其精彩,基本上所有和艺术的定义有关的重要人物,都会在这章快闪,顺带美学、艺术批评概念的各种快闪。与粉丝包场电影坐等偶像出场的那几分钟不同,在这本书的第一章里你认识的人名越多,基本上暗示了你的段位越高。但无论你段位多高,也一定有你不认识的名字。不怪你,只怪特里·巴雷特教授太会旁征博引,想想他拉自己的六个外甥来暖场的事吧。
从第二章起,就是四套理论棱镜,即四大主义,没有谈历史沿革、谈地区国别,也没有谈起源、价值、作用和意义。四章的副标题都很精彩。比如第二章的主标题是:写实主义,副标题:艺术乃写实、真实且有美感。虽是作者的通俗化阐释,却颇有翻转意味,科班与小白通吃,有观点,有态度,还有语言技巧。
虽然前后精读略读数次,但笔者清晰记得第一遍通读时的畅快和激动,而且每一遍都有新收获。为了让这本文字量超多的书更具亲和力、更好读,出版社将它做成了小一点的32开、轻一点的576页。内页进口的极致轻型纸,既有较好的色彩还原度,最优化地呈现41张插图,又能为读者的双手减负。都说手机阅读时代纸质书没落,却依然有人在用心做纸质书,为读者提供主动的、沉浸式的阅读,愿更多人有缘邂逅那份阅读的畅快、激动与大益。
最后引用巴雷特教授在书中的一段话:“艺术表现思想和情感,如果我们都能倾情于艺术,我相信艺术会照亮我们的生命。如果我们能够开诚布公、情真意切地讨论艺术以及艺术涉及的相关话题,我们就有可能找到方案,来心平气和地解决一些特别棘手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