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贞堂
2月21日,由中共江苏省苏州市委统战部、民革苏州市委、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的“南社社友墨迹珍藏展”在苏州中国南社文史馆开幕。
2019年恰逢南社成立110周年,该展是系列纪念活动的首场,汇集了海内外珍贵南社先贤手迹,如:孙中山、黄兴、宋教仁、蔡元培、陈独秀、陈去病、高旭、柳亚子、黄宾虹、李叔同、苏曼殊、于右任、刘半农、沈钧儒、沈尹默等近百位南社、辛亥革命先贤的手迹墨宝。据了解,展览展品很多都是首次公开面对公众,展示了南社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深远的意义。
南社是中国近代最大规模的文人社团,成立于1909年,解体于1923年,参社社友最多时达1100多人,遍布国内13个省份,39个城市,大多为戊戌变法之后出现的新型知识分子,是近代中国文学、艺术、教育、新闻、出版、翻译等多方面精英的集合。政治家黄兴、宋教仁、于右任,文学家苏曼殊、包天笑、周瘦鹃,书画家黄宾虹、白蕉、沈尹默,报人戴季陶、邵飘萍、林白水,戏剧家吴梅、李叔同、欧阳予倩,翻译家马君武,教育家经亨颐,国学家邓实、黄侃、马叙伦,创办《科学》杂志的杨杏佛、任鸿隽,女词人吕碧城、张默君,都曾列名社籍,在不同时期参加过南社的活动。
南社上承封建王朝,下接新文化运动,其成员既是中国最后一批系统接受传统国学教育的文人,又是较早开眼看世界的文化先驱。新文化运动之前,改造社会、唤醒民众的思想启蒙、思想解放工作,基本都是由南社这一代新兴知识分子在推动着。上海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陈颖介绍:南社人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可分两方面,一是引进西学,二是保存国学。不同于人们通常对南社的认识,事实上许多西方先进文化都是由南社人率先介绍到国内的。如:李叔同(1880—1942,南社入社号为211),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他曾于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他与留日同学曾孝谷等创办的“春柳剧社”是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曾在日本演出话剧《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等。苏曼殊(1884—1918,南社入社号243),早在1903年翻译的《惨社会》,成为雨果《悲惨世界》的中文首译本。他还是第一位系统翻译拜伦诗歌的诗人,他的翻译诗集《拜伦诗集》则是中国翻译史上第一部外国诗歌专集。夏丏尊(1886—1946,南社入社号454),所译《爱的教育》对中国教育之影响巨大。
另一方面,近代对于国学的研究保存,南社人也一直起着主导作用,他们致力于对传统文化的梳理整合,使之重新焕发出生命活力。早在1905年南社成立之前,南社社友就曾成立国学研究组织——国学保存会,这也是当时提倡保存国学的最重要的民间学术组织,其主要干将如章太炎、邓实、诸宗元、黄节、刘师培、陈去病、马叙伦等,都是当时一流的国学家。
南社社友在中华民族于西方文明的入侵下开始现代化的历程中,实现了对中华文化主体的坚持,承担起了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重任。事实上,南社社友不少人本身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如众所周知的新文化干将沈尹默等。而到1923年,柳亚子、叶楚伧、胡朴安、余十眉、邵力子五个南社旧人,加上陈望道、曹聚仁、陈德瀓三个新文化的新人,于该年发起成立新南社,立场鲜明地站在新文化一边。其他南社社友在这期间也办新刊物、写新诗,投入到这场运动中。
可以说,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南社与新文化运动都是推动社会变革与文化革新的重要力量。在南社活跃的十几年间,以南社社友为代表的新型知识分子,怀着国魂丧失的隐忧,致力于保存和发展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为新文化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保存中华传统文化付出了一代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