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关系是全剧的核心
——在话剧《开炉》“二改”研讨会上的发言
杨绍林(上海戏剧家协会主席):
这部戏在立场上目标很明确,开什么炉?开家国情怀之炉,一个中国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把自己的小家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非常接受陈薪伊导演刚才说的,“义和盛”铁匠铺的师傅虽然没出场,但是它的人物价值要始终贯穿其中,我认为还是有空间的,应该再梳理一下。
审美有立场,这就离不开辽艺的风格,从我的角度看,辽艺汲取了中国戏曲的念白功力,再加上东北方言的韵味,两者糅合形成了自己独立的风格,人物很鲜明。
我认为不要放过多的篇幅在交代上,还是要在人物关系上下工夫。比如冯淑玉、赵铁锤、罗铁杠三个人物都很有戏剧性,但是挖掘得还不够。有时候为了留空间给冯淑玉和赵铁锤,人物的上下场很生硬,让演员没有办法带着戏下场,而实际上这里面是很有戏的。
人物上,我认为赵铁锤和陈铁墩两个人的戏份重复,可不可以区别?这两个人的生活环境是不一样的,从气质、语言、人物动作上,可以再斟酌。
冯二孩可以作为串场人物,他在全剧中的权重不要太多。他既身处这个世界当中,又是看世界的人,他是非常明白的一个人,所以可以让他来串场,也有利于这个人物的存在。另外这部戏的反面人物趋于脸谱化,这个问题可以在表演和人物把握上做一些改进。
最后就是陈薪伊导演提出的火车问题,上个世纪上海的话剧舞台上曾有两出戏呈现蒸汽火车头的形象,舞美手段简洁写意,一个景片、一束灯光、及快速流动的烟雾,再配合震撼人心的音效,现场声音视觉冲击力非常强,炸火车这段戏完全有可以改进提升的空间,对于整部戏来说有锦上添花的效果。在风格、生活气息、人物关系上再深入挖掘,这部戏会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