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塑造有概念化、同一化倾向,欠丰满真实
——在话剧《开炉》“二改”研讨会上的发言
温大勇(原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社主编、编审):
话剧《开炉》留给我深刻印象,首先,这部作品唱响了一曲东北平民百姓英勇抗战的颂歌,这个主题是能够通过观赏过程强烈感受到的;第二个特点,是它的传奇色彩和地域特色突出;第三是全场演出保持了相当的艺术水准,体现了辽艺的风格和水平。
谈几点意见:
第一是这部戏的构成,缘起是日本军队进山讨伐,需要打造一万个马蹄铁,因此何仲轩在巡视河堤时把“义和盛”铁匠铺大徒弟赵铁锤找来,又将二徒弟陈铁墩从矫正院释放,还要在掌柜冯淑玉身上下很大功夫,费尽周折只是为了一万个马蹄铁?这些马蹄铁只有“义和盛”才能制作完成?我认为起因有些牵强,使故事说服力不够,影响观感。
第二,全剧在弘扬抗日爱国的主旋律上“调门儿”偏高、偏直。看剧本的时候有这个感受,看演出仍然如是,包括演员们在舞台上的表演情绪。戏剧舞台当然可以歌颂英雄气概、爱国情怀、牺牲精神,但昨晚的演出慷慨激昂有余,人物塑造有概念化、简单化、同一化倾向,“反派人物”如此,铁匠铺的诸位也如此,欠丰满、真实。东北地区14年抗战史,各地情况不同,表现也各异,绝不是每个人都视死如归、前赴后继,所有的人都那么大义凛然。东北人在当时恶劣环境下要生活、要生存,他们会有不同的对待入侵者的态度,而现在舞台上的处理,我觉得不够客观。也因为以上原因,此剧剧情没有太多的悬念,按照我们这几年接触到的同类题材的作品去“推演”,基本上可以想象出剧情的发展。
第三是关于演员——几位主要演员的表演都很精湛,但舞台总体感觉年龄偏大,有些戏剧人物的“精气神”是扮不出来的。为了贴近角色,建议在确定演员时综合考虑年龄等问题。